首页 >> 古诗名句

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

2024-04-08 10:50:27

古诗词名句"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"出自唐代作者储光羲的闲居,古诗词名句"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"的原文及解释以供参考。

闲居

唐代    储光羲


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
亲故不来往,中园时读书。
步栏滴馀雪,春塘抽新蒲。
梧桐渐覆井,时鸟自相呼。
悠然念故乡,乃在天一隅。
安得如浮云,来往方须臾。


《闲居》是唐代储光羲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生活宁静、闲逸的心境,同时也抒发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。整首诗字数不多,却通过简洁的语言,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绪表达出来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
亲故不来往,中园时读书。
步栏滴馀雪,春塘抽新蒲。
梧桐渐覆井,时鸟自相呼。
悠然念故乡,乃在天一隅。
安得如浮云,来往方须臾。

诗意和赏析:
本诗以“闲居”为题,通过描述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状态,表达了诗人内心里淡泊名利、享受自由自在的宁静心情。

首句“薄游何所愧,所愧在闲居。”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过于闲逸生活的一种歉意,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到社会的喧嚣中而感到愧疚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亲故不来往,中园时读书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缺少交往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表明了他平日里喜欢独自在庭院读书的习惯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步栏滴馀雪,春塘抽新蒲。”描写了诗人在自己居住的地方,看到雪花落在栏杆上以及春天池塘里新萌发的芦苇,反映了诗人观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美好。

再接下来的两句“梧桐渐覆井,时鸟自相呼。”表达了诗人居住地周围梧桐树已渐渐覆盖了邻村的井,而时鸟在此时彼此鸣叫,稳定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画面。

最后两句“悠然念故乡,乃在天一隅。安得如浮云,来往方须臾。”表明了诗人心里时常怀念故乡,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虽然宁静,却又与外界隔绝,形容自己就像天空中的浮云般,舒展自然而又飘忽不定,希望能与世界产生一些短暂的相遇。

整首诗意境优美,借助平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闲逸心境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意境,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平和、恬静的生活氛围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